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闫瑜涛 燕军锋 周俊鹏)为了做好为农服务平台——“强农APP”在全省老科协系统推广工作,2月25日上午,杨凌老年科教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杨凌老科协)联合农业科技报社走进陕西省宝鸡市,与宝鸡市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宝鸡市老科协),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及局属单位市农科院、市农技中心、市农机中心、市种子站、市畜牧兽医中心、市果菜中心、市园艺站、市农检中心、市水产工作站,市林业局属林业科技信息中心、林业工作中心站,渭滨区老科协、农机局等涉农单位,就强农APP推广工作及下一步工作方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
杨凌老科协会长侯曦、常务副会长谢恩魁、副会长兼秘书长侯宝英,农业科技报社社长助理、传播运营中心主任申小燕,宝鸡市老科协会长倪宝生、副会长常崇信,与宝鸡市农科院总农艺师李文军、宝鸡市农技中心总农艺师梁宏伟等分管领导和专家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强农APP”推广专题座谈会。会议由宝鸡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李晓辉主持。
据了解,在2022年1月10日召开的陕西省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协会八届八次理事会上,对农业科技报社与杨凌老科协合作开展科技助农新模式进行了推介,并要求全省各市、县(区)老科协认真学习这一成功经验,建立起工作网络,做好“强农APP”的推广和应用工作。2022年1月13日,陕西省老科协向全省发出了《在全省老科协系统推广“强农APP”科技服务平台通知》,要求各市、县(区)把推广“强农APP”科技服务平台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科技支撑。此次专题座谈会,也是落实通知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杨凌老科协联合农业科技报社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以“强农APP”平台为载体,分别开展了“战疫情·促生产·百名专家行动”、“强农平台——农科云课堂”农技直播网络培训、“线上问农专家坐诊”等系列科技助农活动80余场,累计受益群众200多万人次,帮助30个省(市、自治区)万余名用户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这是面对疫情防控常态下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新手段,是科教工作者联合专业媒体服务“三农”工作的创新之举。
为什么要推广“强农APP”,它有什么好处?对此,倪宝生语重心长地对与会干部说,推广“强农APP”恰逢其时,农民有需求,开展农业农村工作也有需要。杨凌有科技优势,和宝鸡也很有渊源,所以要加强沟通协商,实现“借船出海”。他还提出了“五个有利于”的观点,分别是有利于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农村工作水平、有利于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有利于乡村振兴。
侯曦表示,杨凌和宝鸡两地三方要加强联络,老科协要立足于服务,起到桥梁纽带、穿针引线的作用,并借助多方的智力资源,利用好“强农APP”等线上平台和载体。
下一步如何推广“强农APP”?各涉农单位分管领导,分别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大家认为,此次会议的针对性、有效性、操作性都很强,以前是“上山下乡、走村串户”,现在靠信息化手段显然更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今后将下大力气推广“强农APP”。要通过这个平台,把全市农业科技工作者“武装”起来,不断提升涉农人员专业素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又讯(全媒体记者 闫瑜涛 梁小波 )2月25日下午,杨凌老科协、农业科技报社一行走进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与岐山县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协会(简称岐山县老科协)联合召开了“强农APP”推广专题座谈会。
会上,岐山县老科协党支部书记王润来、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琼、副秘书长梁辰毓、副秘书长武肖玉等,与杨凌老科协、农业科技报社相关负责人就两地三方大力推广“强农APP”上交流了各自意见,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大家一致表示,今后要逐步加强合作,拓展“强农APP”的推广与覆盖,指导解决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难题,让农业科技直达田间地头,把“强农APP”打造成新时代新农民的“新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