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好为农服务平台——“强农APP”在全省老科协系统推广工作,2月22日,杨凌老年科教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杨凌老科协)联合农业科技报社走进陕西省咸阳市,与咸阳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咸阳市老科协)就强农APP推广工作及下一步工作方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
▲座谈会现场
杨凌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谢恩魁,农业科技报社社长助理、传播运营中心主任申小燕,咸阳市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孙东位,咸阳市老科协常务理事、旬邑县老科协副会长赵晖锋,咸阳市老科协书画分会会长张兴奎等,参加了本次专题会议。
▲杨凌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谢恩魁
▲咸阳市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孙东位
▲咸阳市老科协常务理事、旬邑县老科协副会长赵晖锋
▲咸阳市老科协书画分会会长张兴奎
近年来,杨凌老科协联合农业科技报社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以“强农APP”平台为载体,分别开展了“战疫情·促生产·百名专家行动”、“强农平台——农科云课堂”农技直播网络培训、“线上问农专家坐诊”等系列科技助农活动80余场,累计受益群众200多万人次,帮助30个省(市、自治区)万余名用户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这是面对疫情防控常态下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新手段,是科教工作者联合专业媒体服务“三农”工作的创新之举。
据悉,在2022年1月10日召开的陕西省老科学技术教育工作者协会八届八次理事会上,对农业科技报社与杨凌老科协合作开展科技助农新模式进行了推介,并要求全省各市、县(区)老科协认真学习这一成功经验,建立起工作网络,做好“强农APP”的推广和应用工作。2022年1月13日,陕西省老科协向全省发出了《在全省老科协系统推广“强农APP”科技服务平台通知》,要求各市、县(区)把推广“强农APP”科技服务平台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科技支撑。此次座谈会,也是落实通知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孙东位认为,“这是一场‘及时雨’,非常欢迎农业科技报社和杨凌老科协前来‘传经送宝’。本次专题会议很有必要,例如长武、礼泉、兴平等‘旱腰带地区’在人才力量上有断层,大量的农村科技人员太缺乏宣传,通过宣传有助于推动下一步的工作。”他在座谈会中表示,咸阳市老科协坚持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专家资源和会员优势,结合基层培训让强农APP在咸阳市各区县遍地开花,并借助强农APP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更好发光发热,不断提升涉农人员专业素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谢恩魁表示,杨凌老科协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同农业科技报社继续完善平台建设,让平台在用户体验过程中更便捷。同时,向兄弟老科协协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科专家资源。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全方位对接交流,还要加大与媒体合作力度,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为老科协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赵晖锋和张兴奎分别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并对强农APP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赵晖锋还建议,加大对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点的宣传,并建设专业人才库,壮大农村科技队伍。
申小燕表示,作为强农APP建设单位,农业科技报社将联合老科协渠道,在为农服务上继续发力,做好强农APP在全省的推广工作,让强农APP成为农民在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销售的好帮手。同时,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优势和“强农APP”这一服务载体,开设专题专栏,挖掘乡村科技人才,宣传好、服务好全省老年科技工作者在为农服务、科技推广中的典型事迹,不断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媒体力量。(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闫瑜涛 梁小波 颉魁)